陆羽的《茶经》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古代的思 州、播州、费州、夷州除四川的酉阳、秀山外全属于贵州,含今天的遵义等 11个县。
茶产地多处于生态条件优越的区域, 黔南州特别是都匀市就因峰峦叠嶂、 云雾缭绕、 昼 夜温差大、绿色无污染,成就了都匀毛尖的 至尊品质 。
都匀毛尖,又称“鱼钩茶”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地在都匀。都匀毛尖采用的是清 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来的一芽一叶制作而成。 干茶外形细、 圆、 光、 直、 多白毫, 色泽翠绿, 冲泡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生津回甘,汤色黄绿清澈,叶底芽头肥壮、柔软明亮。
在 2010年,都匀毛尖被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 产品证明商标。 在 2015年 12月公布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中, 都匀毛尖以 181亿元的品牌价值在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中位列第二。 都匀毛尖,以其独特的品质特点 和文化价值成为贵州绿茶的代表。作为贵州“三绿一红” 中的一员,都匀毛尖品牌知名度的 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加强,都将加快整个贵州省茶产业的发展。
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早就盛赞道:“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香味,心 旷神怡攻关灵。 ”
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首民谣,它道出了都匀毛尖茶形如金钩,清香淡雅.被人称赞,同时也透露了从前茶农内心的忧愁。都匀毛尖茶,原产地在都匀市与贵定县交界的。云雾山上。后来人工栽培于都匀市郊蟒山下的茶农寨一带.每年“清明’’前三五日采摘第一批为上品。此茶叶尖誊曲,白毫显露,色泽鲜绿。汤清味醇。据说还有醒脑、润肺、治痢等功能。《都匀府志》记载:明初为上贡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解放后又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等地:都匀毛尖茶誉满全球,名不虚传。关于她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古的时候,都匀蛮王有九个儿子和九十个姑娘,蛮王老了,突然得了伤寒,病倒在床,他对儿女们说:“谁能找到药治好我的病,谁就管天下。”九个儿子找来九样药,都没治好。九十九个姑娘去找来的全是一样药——茶叶,却医好了病。蛮王问:“从何处找来?是谁给的?”姑娘们异口同声回答:“从云雾山上采来,是绿仙雀给的。”,蛮王连服三次,眼明神爽,高兴地说:“真比仙丹灵验!现在我让位给你们了,但我有个希望,你们再去找点茶种来栽,今后谁生病,都能治好,岂不更好?’’。姑娘们第二天去到云雾山,不见绿仙雀了,也不知道茶叶怎么栽种。她们在一株高大的茶树王树下求拜三天三夜,感动了天神,于是天神派一只绿仙雀和一群百鸟从云中飞来,不停地叫:“毛尖…茶,毛尖…茶。’’姑娘们说明来意,绿仙雀立马(方言,立刻的意思)变成一位美貌而聪明的茶姐一边采茶一边说:“姊妹们.要找茶种好办,但首先要做三条:一是要有一双剪刀似的手,平时可以采药,坏人来偷茶时,就夹断他的爪爪(方言,手的意思);二是要能变成我这样的尖尖嘴,去捕捉茶林中的害虫;三是要能用它医治人间疾苦.让百姓健康长寿。”姑娘们说:“保证做到这三条.请茶姐多多指点。”茶姐拉着这群姑娘的手.叽叽咕咕.指指划划,面授密决,姑娘们一阵欢笑.高兴得边唱边跳《仙女采茶舞》。